香港即時新聞網
1至9月錄3.2萬宗詐騙案 警方:騙徒因應盛事改行騙手法
來源 : 商台
更新 : 2025-10-30 00:01
警方今年1至9月共錄得32142宗詐騙案,比去年微升0.1%,佔整體罪案48%;損失金額逾56.4億元,按年跌7.7億元,逾4500人被捕。網上購物騙案佔比最多,有9569宗,按年增幅約13%。網上求職及投資騙案,分別有3566宗及3709宗,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0%及31%,增幅最大。至於涉款最高的案件,騙徒涉嫌騎劫社交平台帳戶,並以深偽技術冒充另一帳戶,誘使事主將1.45億元虛擬資產,轉帳至一個電子錢包。警務處副處長葉雲龍指,過去一年本地舉辦多場大型演唱會及體育賽事,衍生多宗門票騙案;加上股票市場交投熾熱,有騙徒會利用假投資網頁吸引受害人,反映騙徒緊握社會脈搏,針對性調整行騙手法。防騙易熱線及銀行攔截騙款見效 將新增AI功能警方今年首9個月,透過「防騙易熱線」攔截超過15億元騙款,按年升27%,配合銀行支援的反詐騙聯合情報中心,已縮短至在一小時內處理止付要求,亦在兩小時內處理大部分攔截騙款要求。虛擬資產方面,首9個月有3.4億元加密貨幣遭凍結,按年升兩倍。葉雲龍表示,警方將透過本月成立的「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」,持續推動與海關、金融管理機構、持牌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共享情報,以及改善加密貨幣止付程序。警方「防騙視伏器」應用程式,亦將新增人工智能分析引擎,用戶上載通訊軟件截圖後,系統會分析詐騙風險,並經人工覆檢,再發出相應警示。警方指,用AI分析網站內容,取代人手比對及蒐集資料,可以由以往每個網站需時一至兩小時,大幅縮短到10分鐘內。金管局:銀行拒受騙帳戶轉帳要求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表示,過去半年,銀行已與警方合作,識別80名高風險受騙的市民,主要涉及網戀及投資騙案,提醒他們停止向騙徒付款;有事主堅持付款,銀行則拒絕轉帳要求。另外,金管局透過問卷,檢視銀行預防詐騙、偵測傀儡戶口管控措施的成效,識別8間期望特別關注的銀行,展開專題審查,爭取明年初完成工作。容許銀行在特定情況分享個人帳戶資料的《銀行業修訂條例草案》,下周一起生效,金管局表示,已諮詢業界,並即將刊憲公布操作指引,說明銀行須制定適當政策,確保透過指定平台分享的客戶資料保密,以及人員處理相關資料的權限,亦只能使用客戶資料作預防或偵測金融罪行,不能用作推銷或其他用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