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不少醫委會投訴需等數年開庭 有大律師認為永久擱置研訊做法罕見
來源 : TVB
更新 : 2025-10-29 18:45
一對內地夫婦向醫委會投訴,指醫生疏忽導致兒子腦癱及四肢殘障,醫委會相隔15年開庭,星期二宣布永久擱置聆訊,事主夫婦認為裁決不公,不排除提出司法覆核,醫委會秘書處沒有回應。不少醫委會投訴都要等數年開庭,有專門處理醫療投訴的大律師認為,永久擱置研訊做法罕見。醫務委員會根據《醫生註冊條例》成立,賦權規管醫生專業,包括針對專業失當紀律研訊,但不少投訴個案都以年計來處理。藝人張崇德夫婦的兒子2005年夭折,他們同年向醫委會投訴,婦產科醫生專業失德。案件八年後才開審,經歷11次聆訊才有裁決。同樣面對漫長等待的還有葉小姐。其妹妹2016年在伊利沙伯醫院分娩時,大量出血死亡。葉小姐翌年向醫委會投訴,期間醫委會指有新資料,發還初級偵訊委員會,之後又指要安排另一專家證人等,投訴至今近九年,仍未展開正式聆訊。投訴人葉小姐稱:「每一次都好像還原基本步,聽到原來可以指因為時間長,可以永久擱置研訊,它的標誌是一個天秤,寫著行公義、守專業、護社群,我覺得他們只是守著專業。」有專門處理醫療投訴的大律師認為,研訊時間過長會造成不公。大律師陳偉志指出:「需要十多年才知道結果,由事發到最後,本身對病人或家屬方面,也是很大心理壓力,坦白說對醫生同樣也是,因我希望有正式地方處理爭端,但原來要那麼久。」根據醫務衞生局數字,醫委會過去五年有160多宗設訴個案,要4年以上才完成審理。但由2020年起的四年,交到研訊小組的個案其實不足100宗。陳偉志說,永久終止聆訊很罕見。陳偉志表示:「相隔那麼久還記得多少,我要問回其他證人的事,又有多麼不容易,永久終止聆訊是很極端事情,應是沒有其他辦法可彌補到不公平的地方,所以才需要這樣做。」至於能否司法覆核永久擱置的決定,他指若涉及程序出錯可考慮。被問及如果勝訴,交回醫委會審理,可否再以同樣理由擱置,他就指現階段難以揣測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1029/tvb/6901f0368e23dcc38c0807ef/
不少醫委會投訴需等數年開庭 有大律師認為永久擱置研訊做法罕見
不少醫委會投訴需等數年開庭 有大律師認為永久擱置研訊做法罕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