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寺廟或拜祭場所禁止燒街外祭品 東主呻紙紮生意較去年跌一半
來源 : 東方
更新 : 2025-10-29 17:18
重陽節掃墓紙紮祭品必不可少。東網記者今日(29日)到西營盤一帶的紙紮用品舖視察,下午時分人流明顯變少,只得零星街坊熟客購買紙紮祭品。有祭品舖負責人直言今年生意淡薄、人流稀疏,往年在中秋打後已有市民陸續為重陽節購入紙紮祭品,今年直到重陽節正日上午才有較多人入貨,生意比去年跌一半。有市民則指,近年不少寺廟或拜祭場所禁止燒祭品,或限制要從該場地的商店購買祭品才可燒給先人,較為麻煩。 記者下午在西營盤一帶的紙紮用品舖巡視,只見人流減少,不少店舖都十分冷清,僅偶爾有翏翏數人入內購物,而紙紮祭品方面,今年不見太多有趣新款,市民購買祭品都以金銀衣紙、衣服為主。 紙紮祭品舖負責人吳小姐表示,今年生意冷淡,銷售額比去年大跌一半,「往年係由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開始啲人已準備拜重陽,但係今年係今日先多幾個,平時都係普通好清閑,兩個人都清清閑閑做得掂」她認為是由於不少佛堂只准在場內商店買祭品,不准從街外購入,導致生意下滑,希望政府廟宇多體諒放寬多些地方可以化寶。她又稱,今年客人購買力也下跌一半、十分「手緊」,認為受經濟因素影響「慳咗啲」,不願買太貴的祭品,大部分只會買數十至一百港元。問及今年的熱門產品,她指不少年輕人受金價上升影響,「一入嚟就話要錢要黃金」,金條成為大熱祭品。 另一紙紮祭品店老闆杜先生表示,今年生意對比去年平平,「無咩特別進展」,近幾日有開始有較多孝子賢孫準備祭品予先人,今早則是人潮高峰期,店舖也有為重陽節特地多入貨。他又指,今年較多市民購買生果、壽司、長腳蟹等食品,和一些衣服、首飾都頗受歡迎。他指雖然今年經濟較差,但幸好紙紮非長期消費,大部分客人不會太吝嗇。 購入不少紙紮祭品的陳小姐指,今年購買祭品予4位先人,花約1,700港元,對比去年價錢感覺有少許升幅,但因為一年只會買兩次,並非日常開支,故「唔介意啦,人都要生活,嗰邊(先人)都要。」她又稱,剛與親戚拜祭完先人,但該場所不允許街外買祭品化寶,故唯有將祭品拿回予店舖幫忙化寶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1029/oncc/bkn-20251029153702531-1029_00822_001/
寺廟或拜祭場所禁止燒街外祭品 東主呻紙紮生意較去年跌一半
寺廟或拜祭場所禁止燒街外祭品 東主呻紙紮生意較去年跌一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