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港鐵隧道試用超視距無人機 標記工程範圍及巡查路軌時間減半
來源 : 商台
更新 : 2025-10-24 00:01
港鐵在東鐵綫金鐘至會展站行車隧道內,試行每晚收車後利用超視距無人機,標記工程範圍和巡查路軌,相信有助將重複性高及耗時的工序時間,減少一半或以上,讓員工能更善用收車後的時間進行維修。港鐵每晚收車後,都會把握「黃金兩小時」維修保養鐵路設備等,部分屬重複又耗時的步驟;為提升工程效率,港鐵與在內地上市的軌道交通解決方案企業「交控科技」旗下公司合作,在政府「低空經濟監管沙盒」框架下,推進試點項目,研究以超視距無人機協助工程,6月起在金鐘至會展站1公里行車隧道內測試,為期半年。經過最少200次飛行測試,以往人手耗時長的工序將有新解決方法。 無人機可協助擺放施工範圍提示燈港鐵每晚在「黃金兩小時」內,要進行約250項工程,為免有員工不慎走入施工範圍、發生意外,進行每項工程前,都要靠最少兩名員工,在施工範圍的起點和終點,擺放一盞紅閃燈,每晚平均要擺放600盞燈。在無人機新應用下,維修人員可在兩架無人機上擺放紅閃燈,並預先設定飛行距離,人員發出飛行指示後,無人機就會分別飛向施工範圍的起點和終點,降落後留在原地,直至工程完成。另外,港鐵職員每隔兩至三日就要巡查路軌和軌旁設施,檢查是否有障礙物或石屎結構滲水等,無人機亦可派上用場,包括在飛行過程中拍攝短片,顯示隧道情況,並結合人工智能技術,識別和放大異常情況,維修人員能即時在無人機管理平台看到。巡查完畢後,平台會自動生成報告,方便維修人員跟進。團隊在測試期間,收集了過萬張影像資料,並建立資料庫,用作訓練人工智能,提升自動巡檢的準確度。 耗時工序時間減半港鐵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表示,無人機應用能把耗時工序的時間減半。他指,若靠人手擺放紅閃燈,一般步行速度約每秒1米,而無人機的飛行速度約為每秒2.5米,速度快超過一倍;工地範圍越大,應用無人機設置紅閃燈可節省的時間就越明顯。至於巡查路軌方面,以往巡查1公里隧道需時約半小時,應用無人機後就可縮短至10分鐘內完成。陳慶強強調,無人機只是輔助角色,不會取代人手。他形容無人機是員工的「新隊友」和「好幫手」,替員工完成步驟較重複的工序,讓維修人員能在「黃金兩小時」內騰出更多時間,專注維修工作。 港鐵擬將測試延伸至東鐵綫特定露天段港鐵計劃完成半年測試後,評估新技術的安全性和成效等,再決定如何安排人手與無人機合作;亦正籌備向政府申請將測試延伸至東鐵綫特定露天段,初步考慮在上水站附近應用,屆時會做更多場景測試,例如因應天氣狀況調校無人機。
熱門新聞
更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