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M+博物館周六起展出多件環境藝術作品 觀眾享受沉浸式體驗
來源 : TVB
更新 : 2025-09-18 22:16

M+博物館周六起會展出多件,來自全球多個女性藝術家創作的環境藝術作品,全部首次在本港展出,讓觀眾享受沉浸式體驗。走過由六個發光構件組成的光譜通道,像不像穿越彩虹?每個空間還播放著英國作曲家古斯塔夫‧霍爾斯特的管弦樂組曲《行星》不同樂章,象徵誕生、死亡,然後重生。這個展品就由數千個泰國傳統手工藝製作的枕頭構成。黑色是固定結構,代表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本質,彩色可任由觀眾重新排列甚至懸掛,代表學習和成長的終身旅程。觀眾可以進入這個放置了約300磅鵝毛的羽毛房,想像自己踏在雲朵上。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旁觀者,而是成為作品的一部分。環境藝術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,後來被稱為裝置藝術,特色是採用非常規材料與技術,並融合藝術、建築與設計元素。M+博物館本周六起,聯同與德國慕尼黑藝術之家展出12件當代至今,來自亞洲、歐洲和美洲女性藝術家創作的環境藝術作品,當中九件屬經修復重現。M+策展事務助理總監施羅素說:「女性藝術家確實處於這類種藝術創作模式的前沿,同時她們也常常被忽視。因為當時是由男性藝術家主導。我們認為這段歷史意義非凡,而這也是藝術、建築和設計的結合。」展期至明年1月18日,成人票價190元,長者及小童等100元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918/tvb/68cc1439e2c2f0ca635ed541/
M+博物館周六起展出多件環境藝術作品 觀眾享受沉浸式體驗
M+博物館周六起展出多件環境藝術作品 觀眾享受沉浸式體驗
熱門新聞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