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line4hk.com
主頁 | 即時新聞 | 熱門新聞 | 昔日新聞 | 香港即時娛樂新聞網
+
加至主畫面
MENU
  • 主頁
  • 即時新聞
  • 熱門新聞
  • 昔日新聞
  • 香港即時娛樂新聞網
  • 加至主畫面



  • 香港即時新聞網

    世界觀|英特爾變國企 台積電變「美積電」?

    來源 : TVB 更新 : 2025-08-28 19:20
    歡迎收看《世界觀》。美國政府將會獲得晶片商英特爾百分之10股權,成為最大股東。這一舉動,震驚晶片業,尤其是有份在美設廠的台積電。有評論一度擔心,特朗普此舉是意在將台積電變為「美積電」。美國總統特朗普向記者透露,他早前與英特爾行政總裁陳立武會面,當面向陳立武表達,政府要入股的想法。美國總統特朗普說:「我認為美國應擁有10%的英特爾股權,他(陳立武)表示會考慮一下。我向他表示,你應該要這樣做,英特爾已被大幅拋離,相比黃仁勳等人的輝達。英特爾不應是這樣,英特爾曾是全球最大及最具實力的晶片商。」英特爾「被入股」,事源於3年前,上任總統拜登時期通過的《晶片與科學法》。這項法案的原意,是動用520億美元,推動美國半導體的研究及製造,減少對亞洲供應鏈的依賴。在《晶片法案》中,獲得約109億美元補貼的英特爾,被特朗普看中,認為可以將「補貼變股權」,將數十億補貼,變成政府入股約百分之10的資金。美國政府這一成股權成為了英特爾最大股東,令這家晶片製造商成為「國企」。雖然這並非美國政府首次入市,「幫助」私營企業渡過難關。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,當局出資近500億美元,換取當時瀕臨破產的通用汽車約百分之60的股權。當時美國政府的做法已引來不少批評。奉行資本主義,強調政府「有形之手」不應干預市場的美國,多年來指責歐盟及亞洲多國補貼其企業,造成貿易不公平。例如美國認為,歐洲的空中巴士長期受到美法德及西班牙政府的補貼,蠶食美國航空公司的國際市場,引發雙方約17年的補貼爭端。英特爾變「國企」後,能否如特朗普所願,讓英特爾再次偉大,外界普遍都不看好,最大原因是政府的官僚體制,只會窒礙訊息萬變的半導體發展。而晶片研發不是只講求資金投入,如未能掌握關鍵技術,所有巨額投資都會化為烏有,隨時「輸身家」。而特朗普這項舉動,亦嚇怕其他晶片商,尤其是台積電。因這家台灣公司在2022年《晶片法案》,亦有份獲取政府補貼,而且是繼英特爾之後獲取補貼最多的公司。當時台積電承諾,補貼的資金會用來興建美國晶片廠房。台積電是英特爾主要競爭對手,台灣媒體指特朗普恐怕會用同一手段,把補貼變股權而據為己有,輕易將台積電變為「美積電」,除了喪失經營自主權,製造晶片的高端技術亦會落入美方手中。雖然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,已澄清不會變為「美積電」,但可見英特爾被入股,已令其他晶片商不安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最近表示,當局正考慮入股國防承包商,包括洛歇馬丁。華盛頓的「入股潮」似乎越演越烈,在當地投資的企業只會越不安。我們明日繼續《世界觀》,觀世界。\u003ca href=\"https://news.tvb.com/tc/programme/globalview0001\" target=\"_blank\" rel=\"\"\u003e點擊重溫其他集數\u003c/a\u003e
    TVB原文連結
    已複製
    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828/tvb/68b02f245038aced1abb8ae7/

    世界觀|英特爾變國企 台積電變「美積電」?




    headline4hk@gmail.com
    NewsID : 842734
    頁面執行時間 : 0.00032 秒
    更新時間 : 2025-08-30 05:58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