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智障人士輪候院舍時間至少10年 冀新建社區設更多院舍
來源 : 東方
更新 : 2025-08-03 12:20

政府今日(3日)舉行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,傅先生認為智障人士輪候院舍時間非常長,至少10年以上,當中男性更加長,會令監護人更加辛苦吃力。他又指日間照顧中心只能幫助數小時,因此「幫唔到咩手」,期望政府當局因應申請人數字,在新建的社區設立更多院舍,協助相關弱勢社群。 來自葵青區的彭先生關注高風險長者在社區的支援,指出該區2024年有22.4%的長者,當中60%住在公共屋村,反映該區老化問題嚴重。他指獨居、雙老或患有慢性病的長者面對不同生活困境,例如以老養老、以老養殘日漸普遍。他建議政府設立高風險長者資料庫時,第二階段投放在長者比例特別高的社區。 政府說政府政策非常重視社福,社福佔經常性開支比例22%,本屆政府上任時不足20%,反映政府在政策和資源運用重視社福。政府同意社福問題仍然很多,要繼續努力,認為除了政策,整個系統都重要,亦叫思考如何幫助家庭成員。 政府說現時每一天花在社福上的資源為3億港元,會繼續做得更好,除了照顧長者亦要看如何發展,例如很多長者很有活力,亦有很多經驗和社會分享,不能忘記傳承。 西貢區的陳先生關注地區治理及發展,指出地區民政處要做的範疇比較多和複雜,認為他們責任大了。他關注民政處的人力資源沒有提升,關注施政報告會否給予更多資源人力方針,讓他們工作更集中。青年發展方面,他建議政府在施政報告,給予更多方向與相關青年委員會,讓他們有聚焦的方向溝通討論。 伍小姐關注今年底中醫醫院落成,期望政府給予更多培訓,讓醫護人員宣傳中西醫合作及服務。她又表示,政府引入不少醫護人員,期望在知識、文化交流方面加強,例如不同地方人員的用詞和文化背景方面不同,期望未來會讓他們在工作上更融洽及順暢。她又關注政府打擊「黃牛」問題,指出現時不同體育及演唱會盛事,期望政府大力打擊相關問題。 從事社區服務的李小姐期望政府加強對慢性疾病的關注,指長者慢性疾病對醫療負擔嚴重,舉例長者經常忽略梁血壓、骨質疏鬆之類的情況,增加了社區壓力。她又指現樓宇滲水等困擾居民,認為政府要加強滲水辦的功能和成效,讓居民更清晰透徹解決問題。 政府說認為市民關注的問題一致,亦已曾經聽過相關問題。政府說期望聽到市民意見,不希望有盲點。政府說很多問題在政策制訂嘗試宏觀性,但要更加重視微觀性落地,能否做到成績在於地區?是否看見及到位。政府指基層醫療、資源如何運用以及旅遊發展,地區很重要,因此強化地區治理能對接市民。 政府又指以結果為目標是重要施政理念,很重要的是市民需要協助時是否有人能夠協助,若未能幫助市民就要更加強化。政府認為現時有進步,但是未達到最終目標,例如極端天氣及大廈停電停水的情況,現時反應更快,地區人士亦有貢獻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803/oncc/bkn-20250803120515242-0803_00822_001/
智障人士輪候院舍時間至少10年 冀新建社區設更多院舍
智障人士輪候院舍時間至少10年 冀新建社區設更多院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