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網上求職騙案按年急增九成二 有騙徒藉完成「任務」騙財最大一宗損失逾600萬
來源 : TVB
更新 : 2025-07-15 06:02

網上求職騙案今年首五個月,按年比較急增九成二。警方發現近期有騙徒將市民加入通訊軟件群組,訛稱在網上完成「任務」就有報酬,再藉機騙財,最大一宗損失逾600萬元。50多歲、做家庭主婦,化名陳女士的她,去年底在WhatsApp,被不認識的人拉入一個自稱是網上搜尋器工作台的群組,稱只要在一個超市網站搜尋貨品、拍下圖片、製造流量,就算完成「任務」,每次有50元報酬。一般每日有30多項「任務」,換言之有千多元報酬,但她最終在十多日內被騙去全副身家260多萬元。 陳女士(化名)表示︰「他(騙徒)說的超市牌子是值得信賴。想懷疑時他又給信心你,說你完成了就一定可拿回金錢。」她最初都可以收到部分報酬,那為何最終又由收錢,變成付錢呢?警察臨床心理學家胡展鵬指出︰「陳女士取完2,000元,再取2,000元 ,(群組)客服立刻跟她說『你違規』,『你搗亂了平台大數據和幕後操作』,於是有一些懲罰,和要求陳女士支付修復平台費用。(做某些)特別任務需要1,000分,但她只得500分,如何加500分,就要付款。」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許綺惠表示︰「群組內有其他人,而其他人會一起給壓力受害人,例如弄壞平台,大家會開始有怨懟,受害人在群眾壓力下,覺得自己有責任要弄好事情,所以從數千元任務,到數十萬元維護平台都願意支付。」警方稱,騙徒亦會偽冒旅遊平台,例如Trip.com、Agoda等,在其他通訊軟件如Telegram等成立群組,進行類似的詐騙。「任務」包括刷單員、點讚員等,標榜毋須學歷經驗。損失最大金額的一宗涉及620萬元,一名從事金融業的51歲男子透過社交平台Facebook,接觸到偽冒電商平台的騙徒。亦有20多歲女子一天內被騙去200多萬。對於有市民表示,早已識破騙案,會在賺取少量報酬後退出群組,警方提醒,可能涉嫌洗黑錢。警方呼籲市民,要從有信譽的求職網站找工作,正常情況下,僱主不會要求預支費用,亦可用「防騙視伏器」識別懷疑詐騙的網站或電話號碼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715/tvb/68757e8754d16ed89ec4b3e7/
網上求職騙案按年急增九成二 有騙徒藉完成「任務」騙財最大一宗損失逾600萬
網上求職騙案按年急增九成二 有騙徒藉完成「任務」騙財最大一宗損失逾600萬
熱門新聞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