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line4hk.com
主頁 | 即時新聞 | 熱門新聞 | 昔日新聞 | 香港即時娛樂新聞網
+
加至主畫面
MENU
  • 主頁
  • 即時新聞
  • 熱門新聞
  • 昔日新聞
  • 香港即時娛樂新聞網
  • 加至主畫面



  • 香港即時新聞網

    外籍人士墮套路貸騙局 年內向逾30財務公司借款 利息「9出13歸」

    來源 : 東方 更新 : 2025-07-10 14:28
   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,有外籍人士遭遇「套路貸」騙局,被迫借取20倍的貸款,涉案金額近600萬港元,事主為東南亞華僑多年前來港,能操簡單粵語但未能閱寫中文,因疫情影響失去工作,轉為經營跨境貿易生意,因現金流問題急需周轉,他在「朋友」推薦下到「相熟財務公司」進行借貸,貸款以「九出十三歸」的方式借出,事主其後再因周轉問題,又到「朋友」推薦的另一財務公司借貸,事主墮入「套路貸」陷阱後,一年內累計向超過30間財務公司借款,帳面總額約600萬港元,但實收總額只有約470萬港元。 事主首次借貸時欲借30萬港元作周轉,惟在扣除「首期利息、中介費、叩門費」等後,實收只有21.6萬港元。其後事主因周轉問題,需要延長五天才能償還首期款項,該財務公司立即威嚇事主勢要「登門拜訪」他們的子女,並加收違約罰金一日1,000元,事主雖然成功償還第一期,惟因被恐嚇的緣故再次向友人尋求幫助。該友人立即引導事主向另一間財務公司借貸償還第一間的貸款,即俗稱「債冚債」,且每一筆均以類似「九出十三歸」的形式借出,所有合約內容均以中文書寫,全部扣留合約不予事主。 最後,事主在2024年4月至2025年1月期間累計向超過30間財務公司借款,而鑑於事主不熟悉香港法例,又認為該公司為「持牌放債人」因此確信這些貸款屬合法,並努力償還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事主已償還總額近550萬港元。事主由原來只需要30萬元的貸款,因墮入「套路貸」陷阱後被迫借取20倍的貸款。 另外,自事主首次遲繳還款後,事主及其家人持續收到大量滋擾,包括收到不明電話、工作場所收到大量不明郵件及包裹,恐嚇要傷害其家人,更要追收大量遲罰金等,令事主及其家人陷入嚴重恐慌。更甚者,有的財務公司要求事主下載手機APP申請,而該APP則利用後門索取手機所有資料包括聯絡人,以此來要挾事主還款。 區議員兼律師劉嘉華表示,事主所借「九出十三歸」的貸款實際年利率經初步估算約爲150%,遠超法律上限的48%,已屬非法借貸,另外根據《放債人條例》借貸本金是實收的金額,而額外收取的費用均應列作利息計算。劉續指現時的放債公司成立門檻過低,即使訴諸法庭後事主勝訴,需要向事主償還,這些財務公司可以選擇清盤分文不支,令其犯罪成本極低,現行的法規對受害人並不公道。 議員鄧家彪認為這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騙案,利用事主不熟悉香港法律,以及朋友身份的關係製造騙局。考慮到詐騙分子利用商務引薦平台尋找「獵物」,其對象更是海外投資者,另外,即使這些貸款本身屬於違法,但現行的法例沒法阻止這些騷擾行為施加於受害人身上。即便在法庭判處貸款違約,不排除財務公司仍然會透過騷擾事主來榨取金錢,情況令人感到憂慮。 他建議規定所有持牌放債人均須定期向「信資通」提供其借款人的個人信貸資料,又指目前放債人牌照申請門檻過低,建議要求持牌人必須考取指定相關學位,或接受專業資格試的考驗及增設持續培訓要求,提高持牌人的門檻及其專業性。
    東方原文連結
    已複製
    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710/oncc/bkn-20250710132157166-0710_00822_001/

    外籍人士墮套路貸騙局 年內向逾30財務公司借款 利息「9出13歸」




    headline4hk@gmail.com
    NewsID : 817795
    頁面執行時間 : 0.00025 秒
    更新時間 : 2025-07-12 15:20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