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line4hk.com
主頁 | 即時新聞 | 熱門新聞 | 昔日新聞 | 香港即時娛樂新聞網
+
加至主畫面
MENU
  • 主頁
  • 即時新聞
  • 熱門新聞
  • 昔日新聞
  • 香港即時娛樂新聞網
  • 加至主畫面



  • 香港即時新聞網

    長者「一失足」成被顧者 家人缺經驗且配套不友善感無助

    來源 : 東方 更新 : 2025-07-06 16:05
    近年發生多宗照顧者倫常慘劇,急需社會關注對照顧者的支援。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,今日(6日)公布「從照顧雙方視角看居家照顧支援」研究報告。結果顯示,不少受訪長者可能因意外或身體狀況急劇轉變,突然成為被照顧者,情緒相當抑壓;而受訪家人在缺乏準備下成為照顧者,欠相關經驗與知識,加上社區設施及配套未達友善程度,令他們感到相當無助及困惑。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召集人倪智承建議,可以先導方式設立「長者為本」跨專業照顧協調團隊,實踐「全人照顧」模式。 「從照顧雙方視角看居家照顧支援」研究於今年5月16日至6月13日期間進行,與合共36名照顧者與被照顧長者進行個案訪談。從個案訪問發現,照顧雙方的價值觀不同,有時照顧者期望被照顧長者改變生活習慣配合健康管理,但被照顧長者卻期望維持現狀或自主享受餘生,這些差異往往會產生爭執,破壞關係,結果雙方步伐愈走愈遠。 此外,研究發現,照顧雙方均認為現時社區資訊分散,社區設施及配套未達友善程度,無論輔助行走設施或公共交通工具,均未必貼合長者需要,與行動不便長者覆診是常見的困難。 專家表示,未來的安老方向強調自主性,隨樂齡科技發展蓬勃,對提升自主能力及改善居家環境有莫大幫助。不過,受訪個案對此缺乏認知,並存有誤解,影響其普及程度。倪智承建議,社會可以先導方式設立「長者為本」跨專業照顧協調團隊,透過先導模式開展計劃,選取兩個長者比例較多的社區試行,推動整全照顧模式。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張綽嵐建議,應設立照顧者課程框架,雖然照顧關係往往來得突然,但仍可以預早準備,推廣安老規劃的概念,鼓勵市民及早進行安老規劃,應對未來照顧需要。
    東方原文連結
    已複製
    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706/oncc/bkn-20250706150313728-0706_00822_001/

    長者「一失足」成被顧者 家人缺經驗且配套不友善感無助




    headline4hk@gmail.com
    NewsID : 815890
    頁面執行時間 : 0.00023 秒
    更新時間 : 2025-07-10 18:06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