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政府推無處不旅遊 議員:避免出現客大過主失衡現象
來源 : 東方
更新 : 2025-05-22 17:08

訪港旅客數字上升,但零售餐飲業未見起色,甚至出現「特種兵」旅客。立法會今日(22日)辯論相關的議員議案,有議員直指政府推動無處不旅遊同時要精準容量管理,避免過度擠壓本地市民生活空間,避免出現「客大過主」的失衡現象,亦有議員指政府欠缺旅客及港人外遊數據,業界分析市場時難免出現盲人摸象、難作出超前部署以及精準營銷。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提出「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樞紐的角色,鞏固其作為世界級首選旅遊目的地的地位」議案,強調必需重視數據驅動決策作用。他指目前政府公開的數據只有入境處及旅發局問卷調查基本數據,欠缺港人外遊數據,核心數據維度例如旅客性別、年齡、出入境模式、流動習慣、內地旅客的省份來源、持有的簽注類型等關鍵指標無從掌握。 他指數據不足,用大數據預測旅客流量也就無從談起,姚柏良表示,業界分析市場時難免出現盲人摸象、難作出超前部署以及精準營銷。 對於早前旅客塞爆萬宜水庫東壩的情況,他指政府積極應對例如解決交通問題、鼓勵錯峰出行,但他強調便利郊遊不等於推動生態遊,要提供更高質素的體驗,期望政府用清晰政策解決發展旅遊及保育的矛盾,要善用香港生態資源,為業界創造條件。 政府推動無處不旅遊,但議員江玉歡認為亦要精準容量管理,避免過度擠壓本地市民生活空間,避免出現「客大過主」的失衡現象。她反問東壩出現擁擠情景,是否體驗政府發展旅遊的目標?五一期間尖沙咀海濱,大部分遊客在有限的範圍駐足,一街之隔的店舖難受惠遊客量,是否存在失衡? 她指要跳出淺層討論,香港旅遊轉型本質是城市治理革新,國際旅遊地標建設必需是在地性為核心,把本土文化、市民生活及旅遊發展深度結合,形成「主客共生」的永續模式。 針對如何吸引旅客,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說:「好多地方都知道,旅客嚟唔嚟、會唔會一嚟再嚟,是取決於城市有沒有令人期待的新事物。放眼周邊城市,旅遊項目一個接一個,7月上海、日本沖繩都有大型主題樂園接連開幕;明年暑假高雄有大型水岸公園;2027年上海又有哈利波特影城;2028年韓國首爾有全球最大的無軸式雙環摩天輪、阿布扎比也剛宣布興建中東第一座迪士尼樂園。」 反觀香港,他指啟德體育園之後,未來幾年有甚麼新文化或旅遊地標可以令人期待?大型基建從規劃到落成往往需時十年八載,故他建議政府把握市區重建和新發展區的土地,興建新一代旅遊設施,例如主題樂園、歌劇院及大型度假村等,升級「無處不旅遊」的城市格局。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指今年1月至4月有1,608萬訪港人次,較去年同期多10%;內地旅客佔1206萬、非內地旅客402萬,分別按年多8%及17%,而早前五一長假期的入境人數亦增加,顯示香港旅遊業強勁復甦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522/oncc/bkn-20250522141329748-0522_00822_001/
政府推無處不旅遊 議員:避免出現客大過主失衡現象
政府推無處不旅遊 議員:避免出現客大過主失衡現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