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議員憂公院加價推高私家收費 官員稱公私收費差距大不構成影響
來源 : 東方
更新 : 2025-03-26 13:58

港府於昨日(25日)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安排,多項服務將於明年1月1日起加價。議員劉業強關注當局對放射診斷等服務加設收費,最終目標是否想收回成本,以及如何防止私營醫療服務趁機會加價。官員指,收費改革目標並非收回成本,政府會維持9成的總體資助額。至於私營醫療服務,以急症室而言,根據上次加價的經驗,約有5%病人會轉到私營服務就醫,期望今次有關比例會高於5%。他續指,該比例的病人佔整個私營市場門診服務很少數,加上公營醫療的資助額,就算門診,亦高達70%以上,與私營收費差距非常大,形容是「矮仔好難將高佬推到更高」,故不存在收費改革會推高私營服務收費的說法。 議員林順潮關注藥械價格未來或不斷上升,問及若新收費安排的額外收費,不足以抵銷擴大資助藥械的額外開支,會否對政府造成財務壓力。衞生官員回應指,當局對昂貴的創新藥械有既定機制,以評核其成本效益,包括考慮其臨床數據等,再考慮是否引入醫管局的《藥物名冊》、安全網等等。當有關藥械引入安全網後,當局亦會逐步放寬,從而確保額外收費可支持各項額外的醫療保障措施。 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關注政府會否進一步改善「封頂機制」,又指出1萬港元「封頂」限額,較現時的院舍服務2萬多港元收費為低,擔心會對少數人造成「即使無需要亦將長者留喺公立醫院」的錯誤誘因。官員回應指,現時安全網所涵蓋的藥械已設「收費封頂」機制,病人於安全網最高分擔額為每年100萬港元。由於醫療技術日新月異,劃一為所有相關項目封頂未必切實可行。他又指出,「封頂機制」之下,病人需要先申請,醫院會根據臨床情況,判斷病人是否適合出院,不會接受病人因已達1萬元而留院的要求。 官員強調,政府對醫療的承擔不減,額外收入將全數投放公營醫療服務,透過「能者共付」、「輕症共付」擴展共付機制,加大對「貧、急、重、危」病人保障,並減少浪費。另外,他指出,私營醫療界別與公營醫療系統互相補足,故改革公營醫療的同時,亦要增加私營醫療的收費透明度。政府計劃於今年稍後時間,就增加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進行立法諮詢。
已複製
https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0326/oncc/bkn-20250326135006510-0326_00822_001/
議員憂公院加價推高私家收費 官員稱公私收費差距大不構成影響
議員憂公院加價推高私家收費 官員稱公私收費差距大不構成影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