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比賽復常遇阻滯時有怪現象 運輸署願意調整一項安排方便搞手
來源 : HK01
更新 : 2023-05-25 17:59

今年香港的體育活動陸續復常,但在跑步界卻出現阻滯,有些路跑及越野跑比賽要臨時更改路線,或者開賽前幾日才收到准許通知,令到舉辦賽事變得困難重重。這個問題相信與運輸署在疫情期間收緊封路門檻有關。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透露,近大半年收到一些跑賽主辦單位求助,指運輸署向他們提出新要求,規定賽會須提供一份交通影響評估報告。這份報告要由賽會委託第三方顧問公司撰寫,一次費用接近20萬元,跑賽搞手因而大失預算。《01體育》就此事向運輸署查詢,署方表示近日忙於其他事項,預計下周初回覆。3月的「The North Face 100 - 2023 香港越野跑挑戰賽」更改路線,出起點後要經狹窄的山徑跑往美湖路,再橫過汀角路接八仙嶺自然教育徑,未如以往般可以直接跑汀角路,結果導致初段跑手「大塞車」。多場在吐露港科學園舉辦的路跑賽事,亦要變成「倉鼠跑」。內地跑手申加升贏得「The North Face 100 - 2023 香港越野跑挑戰賽」冠軍。(資料圖片/顏銘輝攝)4月底的「沙田10K河畔賽」在立法會議員協助跟政府溝通後,開賽前4日才獲批,有驚無險開賽。有份幫助的鄭泳舜說:「當時我覺得有困難的,因為大家都未知在這個新安排之下,究竟準則是怎樣!所以當時都要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傾。」鄭泳舜本身有跑步習慣,參加過長跑比賽。他說:「我跑了很多年科學園、沙田那些路,我覺得一直以來都取得平衡。那些比賽大多很早就完結,對行人路的影響不是很大。」在4月底的沙田10K順利舉行。(資料圖片)疫情後,為何辦跑賽會變得一波三折?部分與運輸署有關。運輸署收緊對跑賽封路的審批,包括要求所有主辦單位提供交通影響評估報告。主辦單位需要委託顧問公司撰寫報告,鄭泳舜表示每份花接近20萬元,令搞手們大失預算。假設一個跑賽收每位參加者250元報名費,意味住其中800名跑手的報名費是用來請人寫交通影響評估報告。鄭泳舜認為:「我覺得整體不是很理想,對於很多其中小型的體育會,其實都窒礙他們的發展。」他建議運輸署應改善有關安排,在支持體育活動與減低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影響前提上,取得適當平衡,並盡快訂立清晰指引,方便跑賽搞手申請,並按不同的參賽人數規模訂出合適的申請條件,例如大規模比賽才需要提交顧問公司的報告,人數不多的中小型跑賽就可以由主辦單位自行提交資料。鄭泳舜及陸瀚民安排幾位比賽搞手與運輸署代表見面。(鄭泳舜Facebook)鄭泳舜及另一立法會議員陸瀚民,日前與幾位籌備跑賽的主辦單位跟運輸署代表見面。鄭泳舜透露運輸署的反應正面,願意調整提交交通影響評估報告的安排,「即不會要求主辦單位一定要提交所有交通影響評估報告」;運輸署亦會考慮推出清晰的申請封路安排指引。被問到運輸署何時落實相關措施,鄭泳舜說:「理論上你現在去跟運輸署傾的時候,應該會有更多的支援。現在是夏天,相對上比賽較少,希望他們及早做好準備,到秋季開始多比賽的時候,會有一個較好及理順的安排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