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即時新聞網
歷史科課程框架|中國近代史改列獨立單元 香港史、日本史內容大減 目標培養「具世界視野的中國人」
來源 : 經濟日報
更新 : 2025-10-03 23:30

施政報告提出「優化」的高中兩史課程框架昨日同步出爐。經修訂的歷史科加入目標培養學生成「具備世界視野的中國人」,中國近代史改列獨立單元,涉中共建黨建國等,原屬獨立篇章的香港及日本史內容則大減及分散在不同單元。中史和歷史科經調整後的課程,將於兩年後、2027/28學年的中四級起全面推行,適用於2030年和之後的中學文憑試(DSE)。教育局表示,調整歷史科課框旨在加強世界史與國家歷史的連繫,了解國家在近現代史上的角色、作用和貢獻。局方亦指,今次調整已考慮到部分學校同時開辦中史和世史科,「平衡並突顯兩科『兼容並蓄、內外聯通』的互補特色」。 中國史佔課時90小時 教育局:與中史科兼容並蓄歷史科課程原不設選修單元,包含引言「現代世界的孕育」,以及兩大主題,分別教授20世紀亞洲的現代化,以及國際衝突和合作,其中在亞洲現代化主題中原設3個獨立篇章,分別為「中國」、「香港」和「日本及東南亞」。新框架下設5個單元,3個必修,其中包括將中國現代化部分,抽出成為一個獨立的單元3,以「國家走向現代化及成為國際重要成員的歷程」為題,橫跨清末至21世紀,佔90小時課時。對比現行課程及評估指引,單元3新增內容包括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、抗日戰爭、中國共產黨創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。「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」、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」及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及其對世界的貢獻」等新近事件相關內容,亦見於新的中史科課框。 曾爆試題風波 日本史不再獨立成章 改談日本侵華等新框架將香港史融入中國史的單元中,大致以新中國成立為界,建國前內容包括香港淪陷前民眾支援內地抗戰、日佔時期的抗日活動;建國後的內容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的中港連繫、作為國際航運和金融中心的發展等,同時亦要認識「一國兩制」方針。現行框架原有的香港政治和制度史未見於新課綱。2020年DSE曾爆歷史科中日試題風波。新課框下,日本和東南亞的近代史均未再獨立成章,包括未再詳述日本政經文化等。修改後涉日本內容包括在單元3「解釋日本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」,以及在單元2「20世紀以來的主要國際衝突及對和平的訴求」中分析日本等國的對外侵略如何觸發二戰等。至於列作選修部分的兩個單元,分別講述19世紀中以來的國際合作,以及19世紀中以來的海外華人。前者內容包括國際聯盟、聯合國的成立等,後者以「漂泊與自強」為題,內容包括海外華人社群發展、「祖國對海外華人利益的保護」等。 ▲ 教育局更新高中歷史科課程,計劃2027/28學年的中四級全面推行。(資料圖片) 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已複製
http://www.headline4hk.com/article/20251003/hket/4018222/
歷史科課程框架|中國近代史改列獨立單元 香港史、日本史內容大減 目標培養「具世界視野的中國人」
歷史科課程框架|中國近代史改列獨立單元 香港史、日本史內容大減 目標培養「具世界視野的中國人」